|
||||||||||||||||||||||||||||||||||||||||||||||||||||||||||||||||||||||||
☆ 企业概况: 威廉希尔亚洲公司是以燃料电池技术为核心,致力于燃料电池产业化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
公司背景:
恒劲动力成立于2009年6月,注册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注册资本1.4亿元,总投资6亿元。主要三个股东:核心技术团队43.8%,顺风国际清洁能源21.9%,汉缆股份34.3%。 恒劲动力核心技术团队由来自巴拉德,三星等国际知名公司的首席技术人员构成。具有近30年燃料电池和通信领域的系统开发与设计经验。现有在职人员6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本科学位人员50多名,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75%。 恒劲动力的创始人GAO YONG (高勇)早在1996年曾受聘于加拿大巴拉德(Ballard)公司,自DaimlerChrysler, Ford, GPU International, ALSTOM and EBARA入股巴拉德以来,长期担任巴拉德产品开发项目经理和首席工程师,曾是其BGS (电源),Xcellsis (车用发动机),BPS (电堆)等子公司和总部的产品开发核心技术负责人之一,主导和负责了多项世界先进产品的创新和开发,如电堆,氢气转换器,离网/家用电源,车船用发动机等;技术总监Janusz Blaszczy (亚努士)博士曾担任Ballard公司首要应用科学家,自1999年起长期担任项目/技术经理负责该公司欧洲10个城市大巴车商用项目以及2010冬奥会用氢能客车开发和运营等重大项目;其他多名来自巴拉德和韩国三星(Sumsung)等地的其他一些科研人员都具有多年产品研发的实战经验,这种垂直的从氢能产品制造到氢能服务的实践经验以及国际先进产品的了解的广度与深度构成了恒劲动力的核心竞争优势。然而重要的是,恒劲动力在此基础上坚持走自主技术创新开发的路,历经10年持续不断埋头努力,成为中国在氢能燃料电池行业中独创技术领先,产品极具竞争力的实干企业之一。 核心技术及优势: 恒劲动力在拥有海量国外先进技术及经验的基础上,独立研发出属于自己的氢燃料电池技术,从电堆设计制作到系统搭建完全不复制任何其他国家或公司的成果,100%采用恒劲独创工艺,而在产品的部分性能参数及可靠性均超越北美、日本等知名企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拥有国际国内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超70余项(所有权及使用权),涉及电堆设计,系统控制、电源管理等核心技术领域。 拥有各类氢能燃料电池领域专有技术和商业机密200余项。
拥有先进的从材料、零部件到大功率整堆(百千瓦级电堆)全套氢能燃料电池产品测试和模拟环境设备。 拥有自主专利的先进流场设计;独有的氢气回收技术,比国际常用的的循环方案大幅降低能耗;领先的多回路循环系统技术;独创的自主开发加湿器以及完整的全面数字模拟。 承接多项技术服务和转让的解决方案合同,开发额定净功率输出100W,30kW-100kW氢能动力系统。产品的若干性能参数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恒劲动力过去数百台商业销售的氢能备用电源系统中,安装到位的部分系统至今商业运行累计超过7年,无需柴油机保障长时间稳定供电,以出色的性能圆满完成了建设绿色基站的任务。 |
||||||||||||||||||||||||||||||||||||||||||||||||||||||||||||||||||||||||
发展历程: •2008年 中国首个氢能备用电源并通过工信部电源产品品质鉴定 •2008年 中国第一部氢能燃料电池备用电源企业标准出台 •2009年 恒劲动力公司成立 •2010年 中国首个氢能电源产品全面通过国家鉴定 •2011年 恒劲动力分别于山东和上海完成用户(中国联通)试用 •2012年 恒劲动力与中国移动合作,成功开发便携式电源 •2013年 恒劲动力的产品在中国率先实现商业化销售 •2014年 中国联通正式全球招标批量采购,恒劲动力产品技术评定最优,获得约70%招标份额。 •2015年 河南联通无机房室外基站的氢能供电系统投入使用 •2016年 与浙江省铁塔公司为G20峰会合作开发30kW氢能应急电源车 •2017年 对外签订车氢能动力解决方案合同,总标的6000万元。 •2018年 完成开发45KW及120KW车用氢能动力电堆及系统(双列单电堆)其中 HAWLB120A型号的动力系统产品 为国内首家通过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津)强检认证的100kW以上级别的拥有自有知识产权 的单电堆系统。 •2019年 签订百套60kW~120kW车动力订单和冬奥会200kW~500kW电源车示范项目等
☆ 产品优势:
智能管理,远程维护; 提前预知系统工作状态,提前预知备电系统备电容量; 备电时间长,可根据客户需求确定; 适用范围广:-20 ~50 ℃,抗环境污染。
安装在室外,完善的防泄漏、阻燃、防爆安全体系; 不排放有害物质,不会对主要设备造成腐蚀等损害; 智能化报警和防盗技术。
无需空调,降低基站空调能耗; 减少开关电源的充电配置; 无需配置柴油发电机; 备用状态零损耗,无浮充耗电; 无需周期性充放电耗能。
和铅酸蓄电池比,每个宏基站节能12% -~14%; 每个宏基站购置运营总成本节约10~13万元。
无需改装就可与各类能源配套使用; 天然气、甲醇、柴油、汽油、沼气、太阳能、风能等配套使用。
排放最终产物为水; 不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其他有害物质; 噪音小于60dB(1m),无噪音。
一个或多个模块的重量和提交远小于蓄电池的重量和体积。
|
||||||||||||||||||||||||||||||||||||||||||||||||||||||||||||||||||||||||
设计寿命为12年; 是传统铅酸蓄电池使用寿命的3-4倍。 |